俗语 | 拿了鸡毛当令箭 |
释义 | 拿了鸡毛当令箭 惯 令箭: 古时军中发布命令时用作凭据的东西,形状似箭。本指假借名义,发号施令。比喻把别人不重要的话当作命令来执行。《糊涂世界》一一回:“外省的官场最会扯弄,拿了鸡毛当令箭,不要理他,只管挡驾罢了。”艾明之《火种》一部一九章:“算了,算了,犯不着跟他们吵!这些人现在都是拿了鸡毛当令箭,骨头轻得很。” ○也作① 〔拿着鸡毛当令箭〕。刘绍棠《青藤巷插曲》八:“谁想,蔡椿井抓住我的一句话,便拿着鸡毛当令箭,公开行动了。”② 〔鸡毛当了令箭〕。《宦海》一八回:“那位总办听了制军的命令,便鸡毛当了令箭的起动起来,立刻提了那位武弁老爷来问。”③ 〔拾到鸡毛当令箭〕。李良杰《人生》九:“批评他主观主义,就是反党言论吗?他就代表党吗?你不要拾到鸡毛当令箭,把他的话当圣旨。” |
随便看 |
俗语大全收录8846条中国经典俗语,涵盖了谚语、惯用语、歇后语等俗语经典语录摘抄及释义,是写作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