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 | 百里不贩樵,千里不贩籴 |
释义 | 百里不贩樵,千里不贩籴 谚 樵: 木柴。籴(dí): 买入(谷物)。古时交通不便,商人不从百里之外贩木柴,不从千里之外贩粮食。指不长途贩运无利可图的粗重货物。《史记·货殖列传》:“谚曰:‘百里不贩樵,千里不贩籴。’居之一岁,种之以谷;十岁,树之以木;百岁,来之以德。” ○ 也作〔百里不贩粗〕。粗: 粗重的货物。王随义《生意人》:“生意人是千卖万卖,折本不卖。凭着肩挑车推,上长路讲究‘百里不贩粗’。这也没有别的原因,只缘贩卖粗货不合算,赚不了钱,甚至会折本。” |
随便看 |
俗语大全收录8846条中国经典俗语,涵盖了谚语、惯用语、歇后语等俗语经典语录摘抄及释义,是写作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