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 |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
释义 |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惯 ① 形容诗文富于变化,跌宕起伏有气势。元·杨载《诗家法数》:“七言古诗,忌庸俗软腐,须是波澜开合,如江海之波,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清·刘熙载《艺概》卷一:“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出入变化,不可纪极,而法度不可乱。”② 比喻问题层出不穷,一个尚未解决,另一个又出来了。《施公案》三七六回:“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御马盗去,尚未得有消息,现在又出了一件采花杀人盗案。这从那里下手?”鲁迅《两地书》五一:“训育一方,则千头万绪,学生又多方找事给我做,找难题给我处理,往往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校务舍务,俱不能脱开。” ○也作① 〔一波未了,一波已起〕。蔡东藩《元史演义》四四回:“一波未了,一波已起,知枢密院事阔彻白、脱脱木儿……右阿速卫指挥使那海察拜住等,以燕帖木儿专权自恣,不忍坐视,意欲兴甲问罪,入清君侧。”② 〔一浪未平,又起一浪〕。王英先《枫香树》八章:“马玉池没想到一浪未平,又起一浪,真压得他喘不过气来。” |
随便看 |
俗语大全收录8846条中国经典俗语,涵盖了谚语、惯用语、歇后语等俗语经典语录摘抄及释义,是写作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