谚语 | 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 |
释义 | 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 巫医: 古代以祝祷为主或兼用一些药物来为人消灾治病的人。指人要是没有恒心,连个巫医都做不了,终将一事无成。〔例〕子曰:“南人有言曰:‘~。’善夫!‘不恒其德,或承之羞。’”(《论语·子路》) ︱ “‘~。’善夫!”南人,应即楚人。巫与医,一身而二任,所以合称为巫医。(李德复等《湖北民俗志》六编·信仰习俗) ︱ 只要不畏崎岖,一步步攀登,总能达到光辉的顶点。这就要有恒心。孔子说:“~。”学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靠积累,日积月累,月积年累。(钟振振《从唐圭璋先生学词记》) 也作① 〔人而无恒,不可以为卜筮〕。卜(bǔ)筮(shì): 古代推算吉凶祸福,用龟甲的称“卜”,用蓍草的称“筮”。〔例〕“~。”古之遗言与?龟筮犹不能知也,而况于人乎?(《礼记·缁衣》)② 〔人而无恒,终身一无所成〕。〔例〕凡人作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见异思迁,做这样想那样,坐这山望那山。~。(清·曾国藩《家书·致沅弟》) |
随便看 |
谚语大全收录10916条中国经典谚语,基本涵盖了大部分谚语经典语录摘抄及释义,是写作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