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 | 墙有缝,壁有耳 |
释义 | 墙有缝,壁有耳 谚 墙上有缝隙,消息会外漏;壁上有耳朵,说话能偷听。指人们说话要随时随地留心,提防有人窃听。《金瓶梅词话》八六回:“好姐夫,快休舒言!不敬奉姐夫,再敬奉谁?想必后边忙,怎不与姐夫吃?你骂他不打紧,墙有缝,壁有耳,恰似你醉了一般。” ○也作① 〔墙有眼睛,壁有耳朵〕。浩然《艳阳天》七五章:“常言说:‘墙有眼睛,壁有耳朵。’这场戏有一个人听得最全。等这里风平浪静了,他才离开马连福家的后窗户,悄悄地绕到街上,奔大庙跑。”② 〔墙有缝,窗有眼〕。张长弓《边城风雪》二六章:“才兄,墙有缝,窗有眼,您以后到舍下来,最好别带下人,以避人耳目。”③ 〔墙有耳朵,门有眼睛〕。范志山《天下第一家》:“俗话说:‘墙有耳朵,门有眼睛。’没有不透风的篱笆。和珅告御状的事,早就通过一个御前太监的嘴,传到刘锅子的耳朵里。” |
随便看 |
俗语大全收录8846条中国经典俗语,涵盖了谚语、惯用语、歇后语等俗语经典语录摘抄及释义,是写作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