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 | 不知天高地厚 |
释义 | 不知天高地厚 惯 语本《韩诗外传》卷八“臣终身戴天不知天之高也,终身践地不知地之厚也”。① 形容人狂妄无知,盲目自大。《红楼梦》一九回:“宝玉笑道:‘再不说了。那原是那小时不知天高地厚,信口胡说,如今再不敢说了。”郭沫若《武则天》二幕二场:“明崇俨并不是一个好人,只因他还会按摩,皇帝陛下需要他,所以经常让他在宫中行走。可是他越来越不知天高地厚。”② 比喻人不谙世事,没有处世经验。巴金《我的幼年》:“反抗的思想鼓舞着这只不知天高地厚的小鸟用力往上面飞,要冲破那个铁丝网。”金庸《雪山飞狐》六:“这位姑娘年幼无知,眼前便是杀父的大仇人,她竟不知天高地厚,尽吐真相。” ○ 也作① 〔不知道天有多高,地有多厚〕。欧阳山《英雄三生》一:“符琼不知道天有多高,地有多厚,反而哈哈大笑起来。‘要求情你们求去,’他说,‘我不求。大不了我赔给他。’”② 〔不晓得天有多高,地有多厚〕。杜鹏程《飞跃》三:“他又想: 猴娃娃们想夺来万亩好地,真是不晓得天有多高,地有多厚!” |
随便看 |
俗语大全收录8846条中国经典俗语,涵盖了谚语、惯用语、歇后语等俗语经典语录摘抄及释义,是写作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