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 |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
释义 |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歇 姜太公:太公望吕尚的俗称,字子牙,传说曾于渭水边用无饵的直钩在离水面三尺之上钓鱼,说:“负命者上钩来!”比喻心甘情愿去做某事。也指心甘情愿落入圈套。吴组缃《山洪》六:“联保主任说,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哪个愿意出钱,哪个就不到场拈阄;不出钱的,可都要拈阄,没还价的。”李英儒《野火春风斗古城》九章一:“酒令开始的时候,你和少爷到宴席上坐一坐,认识的打个招呼,生人连睬也别睬,别等散席,就回休息室坐等,来个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也作① 〔姜太公稳坐钓鱼台——愿者上钩〕。徐慎《初春时节》三:“要是能把他那头大黄牛弄到手里嘛,嘿,管又一年半载吃喝不完。这就叫姜太公稳坐钓鱼台——愿者上钩呀!”② 〔姜子牙钓鱼—— 愿者上钩〕。刘绍棠《瓜棚柳巷·狼烟》:“‘姜子牙钓鱼,愿者上钩。’鬼吹灯夏三搭起二郎腿,两眼望天,‘少一个崩子儿,我不卖。’‘我不上钩,我不买!’郑三发赌气地说。”③ 〔太公钓鱼——愿者上钩〕。毛泽东《别了,司徒雷登》:“美国人在北平,在天津,在上海,都洒了些救济粉,看一看什么人愿意弯腰拾起来。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嗟来之食,吃下去肚子要痛的。” |
随便看 |
俗语大全收录8846条中国经典俗语,涵盖了谚语、惯用语、歇后语等俗语经典语录摘抄及释义,是写作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