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 | 秀才造反,三年不成 |
释义 | 秀才造反,三年不成 谚 要靠秀才们起来造反,无论多久也别希望成功。指书生气十足的人举事,优柔寡断,瞻前顾后,成功无望。《冷眼观》一六回:“从来干大事的人,像你这样前怕狼、后怕虎的,那还能做什么?怪不得人说是‘秀才造反,三年不成’呢!”陈立德《城下》五:“他们那些决策人中间,大部分是书呆子,咬文嚼字写写文章是好手,但中国有句俗话:‘秀才造反,三年不成。’” ○也作① 〔秀才造反,十年难成〕。曾德厚《铁血大丈夫》一四:“‘秀才造反,十年难成’。以谭嗣同等师长的如椽大笔,又何曾敌得荣禄、袁世凯的几旅新军!”② 〔秀才造反,十年不成〕。于中华《百万富孀》一二章:“有句俗话:‘秀才造反,十年不成。’为何者?就因为秀才只会摇唇鼓舌,动不得刀枪。”③ 〔秀才造反,一世不成〕。蔡东藩《民国史通俗演义》四七回:“要做皇帝就做皇帝,还要说什么筹安,空谈学理。俗语说得好:‘秀才造反,一世不成。’这就是筹安会的定评。” |
随便看 |
俗语大全收录8846条中国经典俗语,涵盖了谚语、惯用语、歇后语等俗语经典语录摘抄及释义,是写作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