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 | 唱空城计 |
释义 | 唱空城计 惯 空城计: 古典小说《三国演义》中的故事: 蜀将马谡失守街亭,魏将司马懿率军直逼西城,诸葛亮无兵迎战,故意大开城门,自己在城楼上镇定自若地弹琴;司马懿怀疑有诈,怕中埋伏,遂引兵退去。后用来指掩饰自己一方力量空虚以骗过对方的计策。① 指用“空城计”。老舍《火葬》六:“悲观的李四以为我们的军队调走,是因为别处的兵力太弱;那么,假若军队都调了走,而敌人向文城攻打,岂不是得唱空城计?”② 指全部或大部分人不在。白危《垦荒曲》二部二七:“大队人马都给你们土改队拉走了,场里在唱空城计,哪像你坐在举人老爷家里惬意。”③ 形容没有实力。黄日强《夺粮记》二一回:“‘根据地委的指示,我们本着先人后己的精神,先把运来的粮支持了兄弟城市。最近追加的外调粮,是支持解放军剿匪的,又是刻不容缓的任务,所以,我们就没法留库存了。’‘那你不是在唱空城计吗?’” ○ 也作〔演空城计〕。鲁迅《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我后来看出了敌军在演空城计。” |
随便看 |
俗语大全收录8846条中国经典俗语,涵盖了谚语、惯用语、歇后语等俗语经典语录摘抄及释义,是写作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