谚语 | 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
释义 | 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弥(mí): 益;更加。和: 跟着唱。寡: 少。乐曲格调越高,能唱和的人就越少。泛指作品过于艰深,就不能流行普及。也指言行孤高的人,难以找到知音。战国楚·宋玉《对楚王问》:“其为阳春白雪,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引商刻羽,杂以流征,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人而已。是其曲弥高,其和弥寡。”〔例〕常听圈内人戏言“诗歌是大家闺秀,散文是小家碧玉,小说是青楼女子。”此说无疑认定了诗歌在文学形式中的尊崇地位,同时也说明了一个现象: 正所谓阳春白雪,~。从大众的接受度和普及面来说,诗歌无疑是阳春白雪,要欣赏除非要遇知音。(黎阳《魔鬼语言与智者诗心的默契》) 也作① 〔歌曲妙者,和者则寡〕。〔例〕夫~;言得实者,然者则鲜。和歌与听言,同一实也。(汉·王充《论衡·定贤》)② 〔阳春之曲,和者必寡〕。〔例〕常闻语曰:“峣峣者易缺,皦皦者易污。”~。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后汉书·黄琼传》)③ 〔曲弥高者和弥寡〕。〔例〕河平四年,都水使者谏议大夫刘向上言: ~。水所以载舟,亦能以覆舟。(唐·马总《意林·新序》) |
随便看 |
谚语大全收录10916条中国经典谚语,基本涵盖了大部分谚语经典语录摘抄及释义,是写作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