谚语 | 宁作治世犬,莫作乱离人 |
释义 | 宁作治世犬,莫作乱离人 莫: 不要。宁肯作太平时期的狗,也不做战乱时期流离失所的人。指人生活在乱世,比狗还不如。〔例〕当是时,父不保子,夫不保妻,兄不保弟,朝不保暮。市里索寞,郊坰寂然,目断平野,千里无烟。加之疾役相仍,水旱继至,易子而屠有之矣,兄弟夫妇又可知也。……古语云:“~。”(宋·刘斧《青琐高议》别集卷三) 也作① 〔宁为太平犬,莫作离乱人〕。〔例〕张万户见他面貌雄壮,留为家丁。程万里事出无奈,只得跟随。每日间见元兵所过,残灭如秋风扫叶,心中暗暗悲痛,正是: ~。(《醒世恒言》卷一八) ︱ 你去做个道姑,早晚往来,却不两便。〔贴〕既然如此,我办了镜子剪刀在此,再到门前打听贼信报你。正是: ~。(明·梅鼎祚《玉合记》二三出)② 〔宁为太平犬,莫作乱离人〕。〔例〕[合]望家乡,水远山遥,雾锁云埋。[生]乱乱随迁客,纷纷避祸民,风传军喊急,雨送哭声频。[旦]子不能庇父,君无可保臣。[合]~。(明·施惠《幽闺记》一九出)③ 〔宁为太平犬,勿作乱世人〕。〔例〕现在他积了几个血汗钱回国来,当然是想安静地过晚年的,谁知竟已家散人亡。待到把女儿找回来了,依然遭逢兵荒马乱,不得安居。唉!真是~!(吴有恒《山乡风云录》一二章)④ 〔宁为太平犬,莫作乱世民〕。〔例〕咳!自古道:“~。”我家里原来也有几亩薄田,就因为读书,又碰上打仗,搞穷了。(李六如《六十年的变迁》九章二)⑤ 〔宁作太平犬,莫作离乱人〕。〔例〕契丹侵扰,大宋迁都避难,兵火连绵,人家播荡。老的无处存身,只得前奔走。正是~。(明·邵璨《香囊记》二六出)⑥ 〔宁作太平犬,莫作乱离人〕。〔例〕赛金花道:“‘~。’这话真不错了。这位刘老爷是那儿人?”(《续孽海花》五八回)⑦ 〔宁作太平犬,毋为乱世人〕。〔例〕才得一时救饥,未几又复绝粮,仍做了长安宫中的饿鬼。俗语说得好:“~。”(《后汉演义》一一回)⑧ 〔宁作太平犬,不为离乱人〕。〔例〕彼时乃晋升运二年,正值福州与南唐战斗之际,兵马盈城,干戈塞路,客商游旅惊心远避。正是: 常言宁作太平犬,古语不为离乱人。(《闽都别记》一九二回)⑨ 〔宁做太平犬,不为乱离人〕。〔例〕行令听诏于人,朝更夕改,亦不得乐业,正所谓: ~。(《绿牡丹全传》一回)⑩ 〔宁作太平犬,莫为乱世人〕。〔例〕好似那叶三姐一家的惨祸,江北之地,实是成千成万,便如家常便饭一般。诸君住在江南,当真是在天堂里了,怕只怕金兵何日到来。正是: ~。(金庸《射雕英雄传》一回) 倒作〔莫作乱离人,宁为太平犬〕。〔例〕然而我们从古典里,听熟了仁人义士来解倒悬的胡说了,直到现在,还不免总在想从天上或什么高处远处掉下一点恩典来,其甚者竟以为“~”,不妨变狗,而合群改革是不肯的。(鲁迅《花边文学·倒提》) |
随便看 |
谚语大全收录10916条中国经典谚语,基本涵盖了大部分谚语经典语录摘抄及释义,是写作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