谚语 |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 |
释义 |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 语本《尚书·五子之歌》:“皇祖有训: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邦:国家。人民是国家的根基,根基稳固了,国家才会安宁。〔例〕~。矧邦畿千里之内,拥黄图而借玉食,惟民是藉。(《醒世姻缘传》一七回) 也作〔民乃邦之本,本固邦宁〕。〔例〕好个当朝宰相臣,常言“~”,汝何闻?(《天雨花》八回) 减作① 〔民为邦本〕。〔例〕~,国家之度用,将吏之俸禄,军中之粮饷,皆出于民。(清·郑观应《盛世危言》五)② 〔民乃国之本〕。〔例〕孟轲十一言犹善,八口同耕井字田:庸言“~”,故曰“食为民所天”。(明·柯丹邱《荆钗记》四出)③ 〔民是国之根本〕。〔例〕多年来,两国刀兵四起,狼烟滚滚。致使百姓流离失所,痛苦难言。常言说,“~”,常此下去,与心何忍!(单田芳等《大明英烈》二九回) |
随便看 |
谚语大全收录10916条中国经典谚语,基本涵盖了大部分谚语经典语录摘抄及释义,是写作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