谚语 | 千里馈粮,士有饥色;樵苏后爨,师不宿饱 |
释义 | 千里馈粮,士有饥色;樵苏后爨,师不宿饱 馈(kuì)粮: 运送军粮。樵(qiáo)苏: 砍柴割草。爨(cuàn): 烧火煮饭。宿(sù): 素常,一向。宿饱: 经常饱。从千里之外运送军粮,士兵就会忍饥挨饿;临时打柴做饭,士兵常常不能吃饱。指上前线作战,后勤供给必须及时,粮草储备必须充足。《黄石公三略》卷上:“国无军旅之难,而运粮者虚也;民菜色者,穷也。千里馈粮,士有饥色;樵苏后爨,师不宿饱。”〔例〕~。今井陉之道,车不得方轨,骑不得成列,行数百里,其势粮食必在其后。愿足下假臣奇兵三万人,从间路绝其辎重。(《史记·淮阴侯列传》) ︱ 前志有之: ~。此谓平途之行军者也。又况于深入险阻,凿路而前,其为劳必相百也。(三国魏·王肃《谏征蜀疏》) 减作〔千里运粮,士有饥色〕。〔例〕“~。”必定不能持久。待他师老粮尽,士无斗志,然后出城开战。(李逸侯《宋宫十八朝演义》一三回) |
随便看 |
谚语大全收录10916条中国经典谚语,基本涵盖了大部分谚语经典语录摘抄及释义,是写作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