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 | 有一顿没一顿 |
释义 | 有一顿没一顿 惯 吃了上顿,下顿还没有着落。① 形容生计艰难。《警世通言》卷一七:“德称有一顿没一顿,半饥半饱直捱到北京城里。”② 指生活的基本需求得不到满足。《醒世恒言》卷二七:“若又遇着个凶恶的继母,岂不是苦上加苦。口中吃的,定然有一顿没一顿,担饥忍饿。” ○也作① 〔有一餐,没一顿〕。《西湖二集》卷三:“如此贫穷,实难存济,不如开起一个乡馆来,不拘多少,得些束脩,将来以为实用之费,强如一文俱无,靠绩麻过日,有一餐,没一顿的。”② 〔有一餐,没一餐〕。《石点头》卷一一:“把汪朝奉所赠银两,预备五六个月的口粮藏着,所以后来米粮尽绝,他夫妻还可有一餐,没一餐的度过。” |
随便看 |
俗语大全收录8846条中国经典俗语,涵盖了谚语、惯用语、歇后语等俗语经典语录摘抄及释义,是写作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