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 | 打保票 |
释义 | 打保票 惯 保票: 旧时为他人的行为或财力作保证而写的字据,也叫保单、包票。指对事情的成功有绝对把握。李晓明等《平原枪声》二八:“同志们,咱们已经在分区打了保票,在青纱帐期间要搞两百条枪,现在青纱帐已经起来了,大家看看该怎么办?” ○ 也作① 〔打包票〕。浩然《艳阳天》五三章:“老会计笑着说:‘参天的大树,是一枝一杈长起来的,工作本领,是一点一滴练出来的。我打包票,你能干好。’”② 〔打保单〕。梁斌《烽烟图》三三:“李德才弯腰拱手说:‘他是镇上的保长刘二卯,我是镇上的官人李德才,来保我们村长,他们皆非汉奸!’张嘉庆从上到下看了他们,蔑视地说:‘打保单来!’”③ 〔写保票〕。鲁迅《社戏》:“听说他还对母亲极口夸奖我,说:‘小小年纪便有见识,将来一定要中状元。姑奶奶,你的福气是可以写保票的了。’” |
随便看 |
俗语大全收录8846条中国经典俗语,涵盖了谚语、惯用语、歇后语等俗语经典语录摘抄及释义,是写作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