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 | 老龟煮不烂,贻祸于枯桑 |
释义 | 老龟煮不烂,贻祸于枯桑 惯 南朝宋·刘敬叔《异苑》载,三国时有人献大龟给孙权,用了一万车柴也没煮烂,诸葛恪建议砍下老桑树来煮,结果一煮就煮烂了。比喻出了事,祸及无辜的人。《西湖二集》卷三二:“吴王就叫献龟之人砍那株说话的桑树来,果然一煮便烂。至今烹龟必用桑树,野人遂呼龟为‘元绪’焉。所以当时道:老龟煮不烂,贻祸于枯桑。” ○也作① 〔老龟烹不烂,移祸于枯桑〕。《警世通言》卷一五:“那秀童要取酒壶与阿爹散闷,是一团孝顺之心。谁知人心不同,到挑动了家长的一个机括,险些儿送了秀童的性命。正是:老龟烹不烂,移祸于枯桑。”② 〔老龟蒸不烂,移祸于空桑〕。《醒世恒言》卷一五:“一路上了缘埋怨静真连累,静真半字不敢回答。正是:老龟蒸不烂,移祸于空桑。”③ 〔老龟烹不烂,移祸在枯桑〕。《清平山堂话本·曹伯明错勘赃记》:“伯明骂曰:‘泼贱人,你害我死!’州尹交将伯明枷了,封了赃,做了文书,解上东平府去。有分交个人去数千里外去安身立命。正是:老龟烹不烂,移祸在枯桑。” |
随便看 |
俗语大全收录8846条中国经典俗语,涵盖了谚语、惯用语、歇后语等俗语经典语录摘抄及释义,是写作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