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后语 | 前言 |
释义 | 歇后语作为汉语语汇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它特有的生动活泼、妙趣横生而为群众所喜闻乐见。歇后语都是由两个部分组成的,前一部分起“引子”的作用,从中引出后一部分;后一部分含有对前一部分注释、说明的作用。 歇后语的后一部分是不是真的可以“歇”去呢?不能。不仅作为语汇形式存在的时候不能“歇”去,就是进入句子作为语言成分的时候,一般也不能“歇”去。试看下面这些实例: “嚯,属鸭子的——浑身肉煮烂了,嘴还煮不烂!”吴尚荣没有告饶,出乎他的意料之外。(张贤亮《河的子孙》) 我看你是属鸭子的——两片嘴爱怎么扁就怎么扁!(王崇胜等《连环十二命》) 三例里的歇后语,前一部分相同,后一部分有不同的说法,如果把后一部分“歇”去,就会不知所云。当然,有的常用的歇后语,有时也可以省去后一部分,那是有条件的,不是歇后语的本质特点。 真正的歇后语是指下面这种语言现象: 跑的迟些,你那“秋胡戏”待善摆布我哩! 上面两例均出自《醒世姻缘传》第二回,前例“七大八”是“歇”去成语“七大八小”的“小”字,用“七大八”来代替小,这里指小妾;后例是“歇”去古代名剧《秋胡戏妻》的“妻”字,用“秋胡戏”来代替“妻”。 可见,歇后语这个名称不仅名不副实,而且易与原来真正的歇后语相混淆。因此,一直受到学者的质疑。早在20世纪50年代,茅盾先生在一篇文章中,就曾郑重地提出,歇后语“应当有一个另外的名称”。多少年来,不少学者进行了认真的探讨,有的根据歇后语的修辞特色,把它叫做“俏皮话”或“谐谑语”;有的认为歇后语是由“譬”和“解”两截构成的,把它叫做“譬解语”。我则认为“引”“注”关系是歇后语内部关系的基本特征,给歇后语起了一个学名,叫做“引注语”。这种探索,无疑是有益的,从歇后语的研究来说,更是必要的,科学研究的前提是概念要确切。但考虑到歇后语这个名称已经在群众中流行,改变习惯需要有个过程,所以,本书暂时还沿用这个名称。 歇后语既是由前后两部分组成的,那么,它的语义是不是这两部分简单的相加呢?不是的。前后两部分在表义上的作用不是等同的:前一部分只起辅助作用,表示某种附加意义,后一部分才是表义的重点所在,表示歇后语整体的基本意义。如: 黑牛见母亲生气,真是丈二金刚——摸不着头脑,不知为了什么事。(吴有恒《山乡风云录》) 前例“摸不着头脑”是一般说法。后例加上“丈二金刚”成了歇后语,所表示的基本意义还是一样。因此,解释歇后语的语义,重点是解释后一部分的意义。 歇后语后一部分的表义方式,可以分为一般式和双关式两种。 一般式有以下三种类型: 一是直陈式。实际意义和字面意渝相一致,如: 今天我们真像老鼠掉在油锅里,又喜又怕!(柯蓝等《风满潇湘》) 二是引申式。实际意义是从字面意义引申出来的,如: 一顿手榴弹,打得他们王八吃西瓜——滚的滚,爬的爬。(刘流《烈火金刚》) 三是比喻式。实际意义是字面意渝的比喻义,如: 我猜准了,到底是癞蛤蟆钻烟筒——碰一鼻子灰,被姓纪的顶回来。(姜树茂《渔港之春》) 双关式是通过运用双关手法来表示歇后语的语义,有语音双关、词义双关和组合双关三种类型。 语音双关,就是通常所说的谐音。如: 词义双关,是利用词的多义性,由一个意义转移到另一个意义。如: 组合双关是利用两个词的搭配产生另一个词语,用以表示实际意义。如: 双关是歇后语语义构成的独特手法,是歇后语之所以具有幽默、诙谐、俏皮等修辞特色的根本原因所在。 我们指出歇后语的语义构成重点在后一部分,并不意味着歇后语的前一部分与语义的构成无关。试看下面两个实例: “真是绣球配了个牡丹,天生的一对!”巧风高兴得抿不住嘴,眉是叶子眼是花。(贺为政《黄河儿女》) “瘸驴配破磨——天生的一对”和“绣球配了个牡丹——天生的一对”,基本意义相同,都是指男女结合,十分般配。但由于前一部分取材不同,产生了不同形象色彩和感情色彩,前者表示厌恶,具有明显的贬义,而后者则表示赞誉,具有明显的褒义。 把前一部分所表示的不同的形象色彩和感情色彩与后一部分所表示的基本意义,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是本书对歇后语释义所遵循的基本原则。读者了解这一点,可以举一反三,以简驭繁,较快地掌握歇后语语义及其构成的基本规律。 歇后语语汇浩如烟海。本书把“通用”作为选收词目的标准。全部词目都选自现代作品。古代、近代作品里出现的歇后语,现代不用的一律不收。流行地区狭窄的方言性很强的歇后语,以及内容庸俗低级的歇后语,一律不收。 民间性、传统性和口语性,是歇后语的重要特点。在选收词目时不能离开这个特点。要注意把具有某种“俗气”但内容健康的歇后语(如“脱裤子放屁——多费一道手续”“懒婆娘的裹脚——又长又臭”)与庸俗低级的歇后语区别开来;把一般取材于旧风俗、旧事物或某些有生理缺陷的人的歇后语(如“大姑娘上轿——头一回”“阎王爷贴告示——鬼话连篇”“聋子的耳朵——摆设”)与宣扬封建迷信思想、把生理有缺陷的人作为嘲笑对象的歇后语区别开来;把具有某种方言色彩的歇后语(如“耗子爬秤钩——自称自”“猴子吃麻花——满拧”)与通行地域狭窄的纯方言歇后语区别开来。 在词目书写和选收方面,本书注意把规范性和体现歇后语自身固有的灵活性和多样性结合起来。具体做法是: (1)词目前后两部分之间,一律用破折号“——”隔开,以体现歇后语前后两部分之间存在的“引”“注”关系。 (2)采用谐音的歇后语,词目只出本字,在释文里注明谐音字。以避免既在词目里注出谐音字,又在释文里注明谐音字的重复做法。 (3)不同取材的“引子”,引出相同的后语(如“高射炮打蚊子——大材小用”“电线杆做火柴——大材小用”);或取材相同的“引子”引出不同的后语(如“断了线的风筝——飞不起来”“断了线的风筝——下落不明”),是歇后语的丰富性和结构的多样性的体现。本书适当予以选收,并分别出条。 (4)前语取材相同,后语的基本意义相同或相近,但文字形式有所不同的(如“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八仙过海——各显其能”;“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头”),本书也适当收录,但在数量上严格控制,一般只选收比较通行的。 歇后语是一种具有生活气息、富有表现力的语汇。不仅流行在口头上,而且被大量吸收到书面语言,特别是文学作品里来。这些歇后语,经过作家的提炼、加工,使规范性和艺术性较好地统一起来,是歇后语语汇中的精华。因此,我们尽可能从文学作品,特别是优秀的文学作品中选收歇后语及其用例,以便读者从作家运用歇后语的语言实践中,进一步理解歇后语的语义,同时体验歇后语的用法。 编写通用型的歇后语词典,我们缺乏经验。加上水平有限,必定存在许多缺陷。我们热情期待读者批评指正,以便有机会时修订。 温端政 来源: < |
随便看 |
歇后语大全收录5117条中国经典歇后语,基本涵盖了大部分常用歇后语,是写作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