谚语 | 鬼门关,十人九不还 |
释义 | 鬼门关,十人九不还 鬼门关:古关名。在今广西北流、玉林之间,两山对峙,形同关隘,甚险恶,中间通道,为古代通往南方的要冲。古代此地多瘴疠疫病,过此关南下的人很少能活着回来。〔例〕(容州)北流州所治。汉合浦县地,隋置北流县。县南三十里,有两石相对,其阔三十步,俗号鬼门关。汉伏波将军马援讨林邑蛮,路由于此,立碑石龟尚在。昔时趋交趾,皆由此关。其南尤多瘴疠,去者罕得生还,谚曰:“~。”(《旧唐书·地理志四》) 也作〔鬼门关,十人去,九不还〕。〔例〕容州北流县南三十里,有两石对立,相去三十步。迁至此者,罕得生还。俗号鬼门关。唐谚云:“~。”(《全唐诗》卷八七七“鬼门关谚”) |
随便看 |
|
谚语大全收录10916条中国经典谚语,基本涵盖了大部分谚语经典语录摘抄及释义,是写作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