谚语 |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
释义 |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语本《荀子·王制》:“庶人安政,然后君子安位。《传》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此之谓也。”水: 比喻百姓。舟: 比喻执政者。水能载船航行,也能使船覆没。比喻人民能拥护一个政权,也能推翻一个政权。也比喻任何事物都有利与害两方面的因素存在,只看人们如何来利用与发挥。〔例〕魏征对曰:“自古失国之主,皆为居安忘危,处治忘乱,所以不能长久。今陛下富有四海,内外清晏,能留心治道,常临深履薄,国家历数,自然久长。臣又闻古语云:‘君,舟也;人,水也。~。’陛下以为可畏,诚如圣旨。”(唐·吴兢《贞观政要》卷一) ︱ 凡统治者无不懂得人心向背的重要,无不懂得~的道理。(黎汝清《皖南事变》三四章三) 也作① 〔水所以载舟,亦所以覆舟〕。〔例〕夫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君以此思惧,则惧可知矣。(《孔子家语·五仪》)② 〔水可载舟,亦可覆舟〕。〔例〕连年歉收,百姓实为困苦,征收税银,不可操之过急。自古云:“~”,不可不鉴!(何云等《紫塞烟云》七章)③ 〔水能载舟,也能覆舟〕。〔例〕~,山也一样,既能掩护游击队员,也能阻拦大军行进。他不应该忘了那个“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词。(黎汝清《皖南事变》二二章一) |
随便看 |
谚语大全收录10916条中国经典谚语,基本涵盖了大部分谚语经典语录摘抄及释义,是写作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