谚语 | 水流湿,火就燥 |
释义 | 水流湿,火就燥 水性湿,故流向低而湿的地方;火性燥,故燃向干而燥的地方。指同类事物有相似的特点与性质,必然相互吸引。比喻志趣相投的人会自然地聚合在一起。《易·乾》:“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孔颖达疏:“此二者以形象相感。水流于地,先就湿处;火焚其薪,先就燥处。”〔例〕于是同类相呼,~,渐渐的越聚越多。钩连上些人家的败类子弟,一发做得如火如荼。(《老残游记》一一回) 倒作〔火就燥,水流湿〕。〔例〕上堂:“圣贤不分,古今惟一,可谓‘~’,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大众,东村王老去不归,纷纷黄叶空狼籍。”(宋·普济《五灯会元》卷一六) |
随便看 |
谚语大全收录10916条中国经典谚语,基本涵盖了大部分谚语经典语录摘抄及释义,是写作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