谚语 |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
释义 |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语本清·顾炎武《日知录》卷一三:“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匹夫: 旧指平民中的男子,后泛指平常百姓。指对于国家的兴盛与衰亡,每一个平常百姓都有责任。〔例〕“~”,我们一介书生,斧可未假,也总要尽一点责任,出一点力气,不过草野小儒,只能从学问入手。(《续孽海花》三三回) | 你们的学校,真是好像湿手捏了干面粉,粘缠极了,虽然“~”,但在位者不讲信用,专责“匹夫”,使几个人挑着重担,未免太任意将人来做无谓的牺牲。(鲁迅《两地书》二集八八) 也作〔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例〕邱子厚: 老朽已年过半百,无能为矣!我想教立本远渡重洋,到外国学些新学问。老朽只有此子,以慰晚年;可是,~,国之不存,庶民安在呢?(老舍《秦氏三兄弟》一幕) | 白次山: 对于爱国运动这件事,我是过来人,是很知道青年们的心理的,所谓“~”,何况血气方刚的青年,看见国家民族危险到这步田地,焉有不起来抗争之理?(阳翰笙《前夜》二幕) | “李先生,您别这样说好不好?听着叫人怪难过!”平日很少讲话的林道静这时打断李芝庭的话,含着眼泪说,“我想: 中国怎么也不会亡的!~,我们能叫它亡吗?”(杨沫《青春之歌》一部六章) |
随便看 |
谚语大全收录10916条中国经典谚语,基本涵盖了大部分谚语经典语录摘抄及释义,是写作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