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 | 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
释义 | 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谚 舟: 船。水能载着船航行,也能把船覆没。比喻人民能拥戴君王,也能推翻君王的统治,民心的向背关乎国家安危。《荀子·王制》:“庶人安政,然后君子安位。传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此之谓也。” ○也作① 〔水所以载舟,亦所以覆舟〕。《孔子家语·五仪》:“夫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所以载舟,亦所以覆舟。君以此思惧,则惧可知矣。”②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唐·吴兢《贞观政要·政体》:“臣又闻古语云:‘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陛下以为可畏,诚如圣旨。”③ 〔水可载舟,亦可覆舟〕。何云等《紫塞烟云》七章:“连年歉收,百姓实为困苦,征收税银,不可操之过急。自古云‘水可载舟,亦可覆舟’,不可不鉴。” |
随便看 |
俗语大全收录8846条中国经典俗语,涵盖了谚语、惯用语、歇后语等俗语经典语录摘抄及释义,是写作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