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 | 肚皮贴着脊梁骨 |
释义 | 肚皮贴着脊梁骨 惯 肚子里没有一点食物,瘪瘪的。形容非常饥饿。周立波《暴风骤雨》一部六:“上东宁煤窑那年,一天三碗小米粥,两个小饽饽,饿得肚皮贴着脊梁骨。” ○ 也作① 〔肚皮饿得贴脊梁〕。周而复《上海的早晨》一部五:“他一年忙到头,起早带黑……抵不住朱老虎算盘珠子一动,还是空忙一场,常常锅不动,瓢不响,肚皮饿得贴脊梁。”② 〔前肚皮贴后肚皮〕。《东欧女杰传》二回:“你各位不做几天工,他们还照旧的有地方住,有衣服穿,有面包吃呢。却是各位,只怕已经是前肚皮贴后肚皮,饿得死去活来了。”③ 〔前心贴后心〕。冯志《敌后武工队》一一章二:“蹚了无数条河,爬了无数座山,三天水米没打牙,任务完成回来,饿得真是前心贴了后心。”④ 〔前胸贴后背〕。康濯《东方红》二章五:“知道这早晚都饿的前胸贴后背,怎不给煮点面条儿?” |
随便看 |
俗语大全收录8846条中国经典俗语,涵盖了谚语、惯用语、歇后语等俗语经典语录摘抄及释义,是写作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