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 | 夹着尾巴 |
释义 | 夹着尾巴 惯 ① 形容狼狈逃跑的样子。高玉宝《高玉宝》七章:“淘气见事不好,连忙夹着尾巴跑回家去。”梁斌《烽烟图》三○:“国家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敌人来了,不见他们放一枪一弹,夹着尾巴向南跑了,直怕敌人撮住他们的尾巴。”② 比喻隐瞒错误。浩然《艳阳天》七六章:“我给一个坏蛋夹着尾巴干什么呀!我跟一个坏人还论什么义气讲什么面子呀!我成了坏人的防空洞、挡箭牌了!”③ 形容隐藏张狂本性。刘绍棠《十步香草》二七:“这家是个地主,缩着脖子,夹着尾巴,有嘴不敢说话,有眼不敢乱看,有鼻子不敢哼一声,全家老小像一窝子行尸走肉。” ○也作① 〔夹紧尾巴〕。刘绍棠《敬柳亭说书》二章三:“只有元配夫人耳提面命,像数落大儿女,他才低头哈腰,夹紧尾巴,满脸堆笑,不敢顶撞半句。”② 〔夹了尾巴〕。金庸《鹿鼎记》二六回:“我师父是当世高人,不愿跟你们动手。你们派一人出来,先跟我比划比划,倘若打得赢我,我师姊才会出手。哼,哼!料你们也不敢,识相的,还是快快夹了尾巴逃走吧。”③ 〔夹起尾巴〕。陈登科《风雷》一部三四章:“素云道:‘这两天,一个个都萎下头,夹起尾巴,埋在家里,不敢出来活动,只不过是表面上装老实了。’” |
随便看 |
俗语大全收录8846条中国经典俗语,涵盖了谚语、惯用语、歇后语等俗语经典语录摘抄及释义,是写作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