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 | 羚羊挂角——无迹可求 |
释义 | 羚羊挂角——无迹可求 歇 原为禅家语。传说羚羊夜宿时,角挂在树上,四肢不着地,使猎狗无从找到。形容诗艺精湛,无疵可寻。今也指人或物销声匿迹,无法寻找。宋·严羽《沧浪诗话·诗辨》:“诗者,吟咏情性也。盛唐诸人,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清·施补华《岘佣说诗》:“五律有清空一气不可以炼句炼字求者,最为高格。如太白‘牛渚西江夜’、‘蜀僧抱绿绮’,摩诘‘中岁颇知道’,所谓‘羚羊挂角——无迹可求’。” ○也作〔羚羊挂角——无迹可寻〕。李劼人《大波》三部七章五:“王又新刚念完,许多人都赞可道:‘要得!只能这样含含胡胡地说了!’更有人下了一个批语说:‘此之谓羚羊挂角,无迹可寻。’” |
随便看 |
俗语大全收录8846条中国经典俗语,涵盖了谚语、惯用语、歇后语等俗语经典语录摘抄及释义,是写作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