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 | 眼不见,心不烦 |
释义 | 眼不见,心不烦 谚 指只要不是亲眼看到的烦心事,就不会引起内心的烦恼。人们为了回避矛盾,求得自身的安宁,往往以此语作慰藉。《红楼梦》二九回:“几时我闭了这眼,断了这口气,凭着这两个冤家闹上天去,我眼不见,心不烦,也就罢了。”张恨水《金粉世家》九四回:“所以我想来想去,还是让他快活去。我也落个眼不见,心不烦。” ○也作① 〔眼不见,心不乱〕。茅盾《子夜》一七:“她想躲避,眼不见,心不乱!可是她这样的苦闷却又无处可以告说。”李準《李双双》二章:“我走以后,哪怕你把人得罪完,我是眼不见,心不乱,与我喜旺无关。”② 〔眼不见心净〕。刘绍荣《绿杨堤》七:“我们村有个女技术员,一心想改变绿杨堤的面貌,三十岁了还没有搞过对象;可是,看队上当头儿的不肯执行中央政策,她也寒了心,想出嫁一走,眼不见心净。”③ 〔眼不看,心不烦;耳不听,心不惨〕。康重华《火烧新野》三:“‘眼不看,心不烦;耳不听,心不惨’。当差的会意,把刘备的马嚼环一抓,翻过小土山。” |
随便看 |
俗语大全收录8846条中国经典俗语,涵盖了谚语、惯用语、歇后语等俗语经典语录摘抄及释义,是写作的必备工具。